我們從各種構圖方式的學習中
慢慢能了解到
構圖法追求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
達到視覺平衡
那么大家先來回憶一下
習慣使用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構圖方法都有哪些?
三分法
被主體的內容重心
比如人像拍攝里的人物眼睛
放在三分線上
引導線法
把畫面線條指向元素
集中在水平線上或者對角線上
以引導線方向
增強戲劇性和動感
對應法
利用空間透視中大小與遠近
安排若干物體元素
畫面兩側達到相互呼應平衡
填充法
貼近主體目標
或把過多的留白后期裁剪去除
達到緊湊飽滿的效果
如果這些你都熟悉
非常好!
現(xiàn)在把它們全放一邊去吧!
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忘掉
因為接下來我們打破傳統(tǒng)
用新方法角度完成構圖平衡
新方法都有啥?
- 明暗的對比平衡法 -
不需要依靠三分法等
注重物體在畫面位置的方法
來滿足視覺平衡
在照片畫面當中
陰影暗部視覺重量比光照亮部要厚重
當畫面一側存在明顯的暗部特征時
要平衡畫面有兩種方法:
①另一側的增加亮部區(qū)域達到平衡
②在另一側添加暗部元素達到平衡
下面來看看實戰(zhàn)例子
右側的頭發(fā)處于暗部區(qū)域
視覺重量較大
相較于受光較多較亮的畫面左側(人物面部)
過多的視覺重量導致觀賞時向右側偏移
導致左輕右重的不平衡
而且容易視覺疲勞
平衡構圖改進
增加左側亮部空間后
左右明暗得到了平衡
視覺更舒適
上方左側,雖然整體畫面留白較多
人物剪影暗部在三分線一側面
讓使得重心偏向右方
通過增加右方留白空間
拓寬水平方向轉移重心
平衡構圖改進
即便人物主體不在三分線條上
也能取得舒適的畫面平衡感
眼睛作為趣味點在三分線上
但前方頭發(fā)的陰影區(qū)域造成注意力分散
使觀眾不能第一時間聚焦到眼睛上
擴大左側區(qū)域
加入更多的暗部空間
讓兩側暗部達到平衡
同事形成暗-亮-暗的明暗分區(qū)
中間的眼神得到突出
平衡構圖改進
暗部元素的加入
需要多次增減調試
達到最佳平衡
- 方向和敘事視覺平衡 -
現(xiàn)代大多數(shù)人們
文字閱讀習慣都是從左往右的
觀賞照片的時候也一樣
而欣賞畫面的內容就如同看一個故事
觀眾在觀賞畫面的同時
也是完成對內容故事的閱讀
一個故事有起承轉合
一張照片的構圖思路也一樣
從一側引入觀察
那么主體的趣味點
應當作為畫面故事的高潮重點
余下部分再迅速淡出
下面來看看實戰(zhàn)例子
從左往右觀看
左側是室內背景和人物的暗部
到中部重點人物主體臉部神態(tài)
到右側的窗戶
窗戶底部線條卻把視線從人物引向畫面外側
在主體之后把注意力引開
并不是理想的平衡構圖
將畫面進行水平翻轉
從左側窗戶亮部引入
帶上引導線條
從邊框引向人物主體
最后右側暗部背景收尾
平衡構圖改進
更符合人們視覺觀察習慣
整體平衡許多
從左側一開始就帶入
人物面部(畫面重心)
而左側人物軀干和手部
過于平實不足以平衡
同樣使用水平翻轉
調整人物朝向
解決重點過早出現(xiàn)的情況
由軀干與手部引入
再過渡到人物臉部
平衡構圖改進
畫面更為自然流暢
跳出死記硬背套用構圖
找到構圖的本質目的
丟下經(jīng)典構圖法的陳舊包袱
用視覺平衡來把握畫面
自由更創(chuàng)意的
更能打動觀眾
你學到了嘛?